更多
8月20日,省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日前经省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通过的《省隔震减震建筑工程促进规定》(下简称《规定》)。 自2016年12月1日起,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区域内新建三层以上、且单体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学校、幼儿园校舍和医院医疗用房建筑工程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中国建筑领域下一阶段的主旋律,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随着我国经济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我国建筑行业对更高效建筑方式的技术发展、市场对装配式建筑的期待与信心愈发增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充满生机。
1月29日,煤化研究院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院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全院职工共计33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煤化研究院副书记、工会主席马明主持。
1、名称:先进弹性体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2、范围:本项目需要监理的工作范围,从项目开展地质勘察工作开始直至项目验收完成为止。
3、谈判文件获取方式:在公告规定时间,到公司获取电子谈判文件及其它资料
4、工程类型:监理
5、方式:竞争性谈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具形象性的、标志性的工作目标。也正是从这一时刻起,大批中国企业以加强党建为统领,揭开了新一轮企业文化建设的高潮。“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中国企业响应时代呼唤的实际行动。当我们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笔者欣喜地看到,大量的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首先,融合发展是当前大批中国企业的进行时态。从目前的企业党建工作成果看,企业普遍呈现出党建与业务发展高度融合的特征。新时代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客观要求企业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都必须寻求高质量发展为工作目标。这些工作的前提,必然也必须是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各项工作的高度融舍。实践证明,凡是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高度融合,企业发展方向就明确,发展力就强,后劲就足,无论战略设计、项目安排、经营状态、执行力水平都处于同业先进水平。
1、项目名称:先进弹性体创新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工程造价
2、招标内容: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完成本项目的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具体的合同范围委托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咨询人需配合委托人工作且不得以此作为索赔、调整价格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
8月16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材料专委会主办的2022(第三届)中国混炼胶暨橡胶新材料技术高峰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来自混炼胶上下游行业的22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分享了“双碳”及疫情背景下橡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徐文英总结了2022年“双碳”战略的四大趋势。
科技工作“十四五”开局创新图变,抓改革,抓服务,抓落实。借鉴山东、上海、江苏等10余省市先进经验,把创新靶心锚定在政策难点、堵点和科研人员的“痛点”,出台了《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从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打造领先科技力量;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区域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4个方面,破障碍、开处方、出新招。
12月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官网发布关于《北京市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内文提到北京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和高质量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此次深改委会议明确,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之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
张信荣:1973年生,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然工质热力学循环及其传热传质领域研究者,致力于多项天然工质二氧化碳发电、制冷和制热热力学循环研究。2017年起先后被聘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工程建设领域专家、国家速滑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专家等。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历史的坐标系中,2021年注定是谱写华章、永载史册的一年。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百年跋涉、千年梦圆,我们以盛世图景迎来了党的百年华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在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中书写了举世瞩目的精彩答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伟大时代的历史呼唤,这是伟大政党的历史主动,更是伟大人民的历史创造。
在忻州一中项目现场,正在施工的教学楼除了用抗震阻尼器让楼体的腰杆更柔韧,在建的每一栋楼的“脚跟”也有特点。一般建楼房都是在地基上面直接盖房,这里的教学楼底部则立着一个黑色橡胶制成的圆柱形底座,把楼体水平隔开。圆柱形的隔震橡胶支座夹在大楼基础层和大楼主体的隔震层内,以减少共振效应,数据显示,能将水平地震作用减小为原来的40%。隔震橡胶支座其实是利用了橡胶的弹性。网络上一个台风视频能明显看到其作用:在一座桥的桥墩上安装了类似装置,刮台风的时候,桥墩左右摆动,甚至移位达到20厘米左右,桥体也没有垮塌。目前很多桥梁、机场、剧院、高架桥修建时都使用了此项技术。
地震自古以来就是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就和地震斗智斗勇。
早在几千年前,世界各国建筑师就成功的应用减隔震的概念和技术,建成了各类以柔克刚的古建筑,包括:宫殿、寺庙、楼塔、民居、桥梁、墓室和城墙等等。这些古建筑结构物,经历了数次强烈地震依然坚挺,多数完整保留至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大多采用了以柔克刚的的抗震方式,而非硬碰硬的抗震方式——充分证明了减隔震技术的安全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