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2022-05
    建筑抗震条例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数据信息库,并与应急管理、地震等部门实时共享数据。

  • 11
    2022-05
    橡胶缓冲垫利用的原理与橡胶减震垫一样是利用弹性减少重力
    橡胶缓冲垫利用的原理与橡胶减震垫一样是利用弹性减少重力。橡胶缓冲垫利用的原理与橡胶减震垫一样是利用弹性减少重力。  橡胶地垫也有分类哦!据橡胶地垫厂家介绍橡胶地垫可根据功能性分为防滑橡胶地垫、橡胶减震垫、绝缘橡胶垫、安全橡胶垫、防水橡胶垫等等,一般是根据橡胶地垫的性质来区分的防滑橡胶地垫表面摩擦力较大,具有防滑的性能,橡胶减震垫则是具有较高的弹性,能够有效缓解压力带来的震动,绝缘橡胶垫是利用绝缘的...
  • 07
    2022-05
    建筑抗震安全管理将更严格
        日前,国务院公布《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9月1 日起施行。据了解,《条例》明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达标要求及措施,规范已建成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加固和维护,对既有建筑抗震安全提出了更明确的保障措施。
  • 07
    2022-05
    换个角度看地震
          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了6.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包括成都主城区在内的不少地方都提前发出了地震预警,并通过电视、大喇叭等多种手段提醒民众及时避险。


  • 07
    2022-05
    抗震技术——桥梁的减、隔震技术
    桥梁的减、隔震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抗震技术措施,可以在解决传统抗震思路弊端的同时显著提升桥梁结构抗震性,将地震对桥梁的损害降到最低,因此其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桥梁的减隔震技术主要是通过科学以及合理的设计措施而使其结构体系能够达到一定的隔震或者减震的作用,以确保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根据结构体系对地震响应的基本规律,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具体作用原理可概括为三点:
  • 07
    2022-05
    《建设工程抗震条例》出台的背景。
    答: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建设工程抗震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建设工程抗震工作。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不断提高,在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些建设工程执行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不够严格,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二是老旧建设工程、农村建设工程普遍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应对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不足;三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鉴定加固等相关责任的规定不够完善,与建设工程抗震全过程管理的现实需求存在差距;四是建设工程抗震领域相关保障措施以及监督管理等存在薄弱环节,影响和制约了抗震设防标准落实及防灾能力的提升。为破解这些难题,迫切需要从立法层面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为加强建设工程抗震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